影响既有化粪池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1)由于冬季温度较低,易造成出水水质不稳定,既有化粪池中固态物的干湿度和液体的澄清度很难达到规定的就地排放要求。2)根据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化粪池应每3~12个月清掏1次,而大多数化粪池未按要求时间清掏,造成粪便污水溢流,影响环境。3)既有化粪池将截留的cod转化为***,若不能有效逸散则会带来***的安全***。4)既有化粪池中的粪便常处于静止状态,底层没有和污水接触往往活性不高,粪液粪渣形成局部的堆积,导致反应不均匀,影响了出水水质。
	
农村建化粪池还要注意什么呢?综合大多数的化粪池施工案例来讲,目前比较难解决的就是污泥和堵塞的问题,在农村的化粪池同样面临这两个难题。自行修建的化粪池从专业程度来讲,可能面临这两个问题的概率还更高,那么有没有相应的办法呢?目前我能够想到的就是加大、加多管道,这样会相对更***一些。我也见过不少的农村会在化粪池顶部预留一个较大的活动盖,这样就能够使用工具掏粪,用来浇施瓜果蔬菜等农作物,实现了废弃物利用,这是***的设计方案。加大对化粪池掏取的频率,也可以更大程度上减少污泥和堵塞带来的烦恼。
	
农村污水治理是实现“村庄美、环境优”的基础,近日,实验区整治办联合多部门,启动三格化粪池的“接管入户”工作,通过“一村一策”原则,将三格化粪池接入新建的农村污水管网,从而实现“闭环式”管理,促进农村污水可持续、生态化治理。
	


 
                                 
                                 
                                 
                    